职场中是什么让你在高压下仍坚持工作?
有一句鸡汤,说给职场人,发脾气是本能,压住脾气才是本事。这里脾气就是格局,格局也决定事业大小。
我们来看看,有格局的人都是怎么做的。
最近,一个22岁的女孩在网上火了。火到什么程度呢?微博上,相关的阅读量有3.1亿,讨论也有1.5万。
而董明珠也亲自为她站台,在一场活动中向媒体介绍她并直言:我希望她能在我身边,我要把她培养成第二个董明珠。
这个赞誉,实在是太难得。
一直以来,董明珠在别人的眼中,都是一个铁娘子般的人物,说一不二,对待下属也是雷厉风行。但,在这个女孩面前,她却一改往日的严肃,毫不吝啬地大加称赞,能当着大家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无疑是对这个小姑娘能力的巨大肯定。
她究竟是谁?凭什么能在22岁的年纪,就受此殊荣呢?
带着一份好奇,我点开了这个22岁女孩的履历。
她叫孟羽童,河北石家庄人。高中毕业那年,她作为保送生,就读于浙江大学的外语系。在别人眼中,她一直是闪闪发光的存在。初入大学的她,就成了人群中的焦点。她爱好十分广泛,舞蹈,主持,摄影等,都拿得出手。并且在大二那年,参加了著名的职场类节目《一站到底》,在电视荧幕里崭露头角。
在那里,她自信、落落大方的表现,引得了不少人的关注。这也为她之后跟董明珠的相遇,埋下了伏笔。
果然,就在今年4月,她参加了一档名为《初入职场的我们》的综艺节目,在这里,她跟董明珠正式见面了。
而正是在这里,她被董明珠看中,最终一锤定音,让她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这个节目中,有两件事,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孟羽童在节目中负责一个项目。作为项目负责人的她,提出了一个方案。但这个方案,却因为众口难调,引发了不少的争议,同伴对她的看法有些不赞同。她的同伴们,都是来自985211这些高等学府的毕业生。他们有想法,有才气,当然,也有一份不服别人的傲气。
但,面对周围质疑的声音,孟羽童并没有被别人的意见所左右,而是说了一句:可是我是负责人。
如果话说到这里就结束,也许所有人都会认为,这个女孩年纪不大,内心却强势霸道。
然而,孟羽童却紧接着说了一句:给我时间,我能搞定。就这么短短的两句话,就能看出她的性格。能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哪怕周遭的声音再多,也能不顾一切地去执行;
能对结果负责,在所有人都无法安定下来的时候,一锤定音,做出选择。
这样的人,才有成功的潜质
第二件事,是孟羽童在节目里准备方案。
在第一次考核中,她的排名倒数第一,而且她的营销方案一次又一次地被董明珠否定了。
董明珠严厉地批评她:你做的方案跟产品没有什么关系,只是单纯的搞笑,但我们不能为了搞笑而搞笑。
一般人在排名倒数第一的情况下,又面临着严厉的批评,可能会很容易胡思乱想,陷入严重的精神内耗当中。她们可能会觉得,领导是不是不喜欢我?甚至还有一些玻璃心的人可能会猜想:她是不是看不惯我,所以故意找茬?
但是,孟羽童并没有这么想。她并没有拿一丝一毫的精力去浪费在精神内耗上面,不去想失败了怎么样,而是马上调整心态,专注于自己做的事情上面,并仔细分析董明珠说的话到底有没有道理。最后,她顶着巨大的压力,一遍一遍修改方案,最后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正是这一次的表现,让董明珠对她刮目相看。
果然,不久后孟羽童就入职格力,成了董明珠麾下的一员干将。
正如董明珠评价孟羽童所说的:
我认可她的品质,人最可贵的品质就是要坚持,不要被外界的声音和诱惑,而失去了自我。
董明珠是谁?
职场老狐狸,面试过的人成千上万,在格力内部管理的员工也成千上万,但是这个女孩,能在挫败的情况下,能在极其严厉的批评下,依然能够不被打倒,不管外界的声音多大,依然坚持自己的内心。
这样的人极其稀少,这也是她所最看重的品质,想要培养她当自己接班人的原因。其实从本质上来说,董明珠和孟羽童两个人真的很像。
董明珠从一个失去丈夫的女职工,一步步走到现在的位置,面对过太多的流言蜚语,太多的指责和议论,但她从来不管这些,和亲哥决裂、得罪代理商,做各种冒犯的事情,最后才成就了如今的铁娘子董明珠。
这,其实就是一种内心强大
所谓强大,不是霸道地独裁,不是蛮横地专行。而是,你的内心坚定地认为自己能把事情做成,无论外界传来怎样的声音,你都可以遵从自己的内心,自动屏蔽。
不盲从,不焦躁,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向前走去,笃定最后的终点一定是自己想要的。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很难。
我们常常会因为外界的评价,变得左右为难,渐渐动摇自己的初心。
但有的人,却能在惊涛骇浪中,始终牢牢地握住自己人生的风帆。
这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难得的人生智慧。

为什么今天要说这些呢?是因为我发现,在我们的身边,容易被外界干扰的人实在太多了。
我今天说了几句话,别人没有附和我,是不是对我有意见?
路过茶水间的时候,他们都在笑,是在笑话我吗?
领导训话的时候朝我这里看了一眼,他是不是针对我?
这样的问题,不断萦绕在心里,让你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别人说几句,你就受不了。被那些话干扰到睡不着,吃不下,整天琢磨别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你看,脆弱成这个样子,仔细想想,是不是太愚蠢了?
我们往往在意别人的评价,习惯于在他人的评价中,找到自己生命的坐标。然而,这样就等于将自己人生的钥匙,交给了别人。
面对批评和指责,我们不妨延迟体会,迟钝一点,建立自我防御的墙。
面对否定和责难,我们不妨深呼吸一口,告诉自己:
我对这些事情没那么敏感,宇宙浩渺,生命那么长,而这件事情也只是我人生轨迹里的一颗尘埃。我需要做的,就是聚集当下,去做好手上每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活好生命的每一刻。
当你真正具备了这个特质,就会发现:所有你以为的惊涛骇浪,或许只是漫长岁月里的小波澜。
生活不可能一马平川,日子也不会平坦顺利,我们都需要一颗皮实耐操的心,去对抗人生的难。
别多想,好吗?
◇  参考来源:综艺:《出入职场的我们》 来源:桌子的生活观
11-12月档期火热预定中如您想带领团队来场爆发式业绩提升如您想亲手造出超越同行的钢铁团队点击官网右下方在线咨询、左下方留言即可免费获取一对一定制方案
官网:www.xdjunxun.com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五金修配网 |网站地图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8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