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妈妈一边“鸡娃”一边焦虑,你中招了吗?
作为家长,你给你家的娃打过鸡血吗?不断地给他们施加压力,报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制定各种学习计划、学习任务,每日的耳提面命自不必说,就连陪读陪学都做得面面俱到。 娃累,家长累。娃焦虑,家长更焦虑。这种现象带有时代特征,是教育“内卷”的产物。 社会高速发展,每个人在时代潮流的催促下都加快了前进的脚步,匆匆忙忙,慌慌张张,走出了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于是,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同样的问题。 别人家的孩子双百分,班里的孩子都报了补习班,幼儿园毕业的孩子都会说简单的英语,书法班和绘画班成了香饽饽,别人家孩子学的,是不是也要给自家孩子塞一些?生怕塞得少了,自家孩子就会被时代抛弃!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在起跑线上早一点,更早一点,多一些,更多一些,可是当所有人都这样认为并且这样做的时候,伤痛的是孩子。看到孩子小小年纪,双肩扛起的是家长的希望和压力。 有些家长可能会说生活要与时俱进,从小就是该让孩子吃苦,让他们懂得生活艰辛,培养自立自强自律的品格,长大后方能在社会上站得稳,只是不该让他们过多背负这个“内卷”之痛。 什么是“内卷”?最通俗易懂的例子:当看电影时,第二排的人由于前排遮挡而坐直时,后排的人也会纷纷坐得更高,本来坐着可以看的电影,最后一排站着才能看到。这里的资源没变,个人付出的努力和竞争变了,个人最后得到的资源收益降低了。 这种现象在工作中社会上到处都是,在教育上也越发疯狂。 譬如,由于教育资源相差很大,农村小学生员流失严重,或因为跟风,或因为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能往县城挤的就不在农村上学,越是如此,农村生员越不足,教育资源分配也越少,形成恶性循环。 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保证招生率,一方面积极响应国家素质教育政策,积极调整课堂时间,丰富课间活动,另一方面又无形的“压榨”学生的课余时间,繁重的课后作业、课后提分辅导…… 可孩子们的精力时间是有限的,这种无限制的增加负担,刚开始可能会有正向产出,可达到一个边界后,不仅没有正向产出,反而会出现一些负面情况,比如厌学、抑郁、身体出问题,甚至还有危害生命的现象出现。 这就是内卷,一种消耗精力的死循环,一种投入太多,但产出达到边界后就会下降的现象。放在教育中,是对孩子不断增加外部负担,他们的精力消耗达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负产出的情况。 孩子被“内卷”裹挟,家长很焦虑。不管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现在的学生,大多成了被催着成长的“鸡娃”。因为社会发展太快,不努力就跟不上节奏,这种思维已经成了家长的思维定势,也是他们走出来的血泪经验。 Q:家长爱孩子,把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有错吗? A:我们不能嘲讽和批判家长对孩子教育的关心和付出。每天下班回到家,再累还要陪孩子读书写字,辅导他们的作业竭尽全力,甚至冒着被气出心脏病的危险,还要继续…… Q:可是尽管如此,放眼看去,自家的孩子依然平平无奇,够不上优秀,最多只能算及格,为何? A:因为别人家的孩子也同样如此,他们每天学的东西甚至更多,同一个班级的孩子,除了学校教育一样,拼的是校外教育,各种补习班的深度,各类兴趣班的广度,还有家长带着出门旅游的见识度……都出类拔萃。 于是当家长看不见成效时,就变得焦虑,怎么都赶不上大浪潮的脚步,稍一停歇,就会被拍在岸上,想再加把火,但孩子已经疲惫到厌学、叛逆乃至出现心理问题,更让他们恐慌无措。 失控的教育“内卷”下,该何去何从?中考改革,国家把普职比分流按1:1调整,这让很多家长都慌了。 在高中设置统一分数线,达不到分数线的上不了高中,这意味着有一半的初中生无法升入高中,只能选择技校,更无法与同龄人一起进入大学深造。 所以家长们愈加焦虑,生怕自家孩子成为分流制度下的牺牲品,被名校“抛弃”、被社会抛弃,失去享受高品质生活的机会,甚至失去安身立命的机会。 于是,家长们拼了命努力,想方设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为孩子挣得一丝进入精英阶层的希望。国家的政策会从大方向改变这种教育“内卷”,可是家长呢?我们从来不否认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但我们也从不提倡为了读书而读书,即使不能做到“为了中华崛起而读书”,也要为了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而努力奋斗,家长能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做好定位。 比如,帮他们发现他们的特长在哪儿,兴趣在哪儿,适合人生道路的大方向在哪儿,然后引导他们做正确的选择。 比如,帮他们培养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让他们在人生的长河中懂得知识的重要性,并且能自立自律地学习。 比如,帮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教会他们善良勇敢,培养他们健康阳光的内心,让他们在精神上能富足,爱自己、爱社会,快乐健康成长。 这些看似泛泛而谈的东西,真正做起来是最难的。比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要难的多,也要有用的多,你渗透给他们的是思想,培养的是品格,而不是仅仅约束他们的行为,给他们施加压力。 家长们,明白了自己的定位和作用力,您还会焦虑吗?如果您有任何问题,点击官网 右下方在线咨询、左下方留言,即可享受1对1免费服务官网:www.xdjunxiao.com
页:
[1]